這禮拜在講夜市文化,看了課前閱讀,真的是有好多資料阿,但是也可以感受到這組很用心在準備這個課!邊看課前閱讀就邊想這個禮拜上的這個課應該會很餓吧,果然上完,真的好餓!好想立馬衝去逛夜市😋😋
剛開始講夜市的起源,從戰國時期的市坊制度開始,讓我想到國中的歷史,沒想到那時候在「坊」販賣而不受宵禁限制的店家就是現在夜市的前身。再來講到唐宋時期,原來我們現在的24小時商店在宋朝時就有了!這真的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耶!接著講到很多關於夜市的文獻紀載,最後說到廟會活動漸漸形成市集,而市集又慢慢的成了現在的商店街的走向。
而我看到一篇文章「
來夜市吃 brunch?為什麼大家都愛逛台灣夜市」,這之中有講到:
台灣早期的夜市,基本上都在廟前、大樹下,說是夜市,其實並不正確,因為台灣早年是農業社會,夜市其實是「早市」。隨著社會演變,大家起得越來越晚,早市逐漸沒落,夜市取而代之,有廟會,趕集等不同形式。如果照這個網站說的,雖然以前和現在都是叫夜市,但是以前的夜市跟現在的夜市好像不太一樣,可能早市的型態比較像現在的夜市吧!文中還有講到一點我覺得很中肯的部分:台灣夜市之所以迷人,簡單說就是「創新」還有一種「隨興」的氛圍。我看到隨興兩個字的時候瞬間大笑了,是真的挺隨興的啦,逛夜市就是有一種很輕鬆的感覺啊,穿著藍白脫真的也不會覺得有甚麼奇怪的了😂😂😂
接著講到台灣夜市的種類以及形成因素,分為傳統流動攤販、一般型夜市還有趕集型夜市,而變成夜市的順序就是攤販→流動攤販→固定攤販→攤販集中場,最後才變成夜市。我覺得每個時期的攤販都有不一樣的特色,多半都很相似,但是更深入去比較,還是可以分辨得出來各個時期的攤販的不同特點。
再來講到夜市跟文化的連結,現在開始慢慢地夜市都出現很多異國美食,從一點就滿明顯看得出來,就是最近我逛夜市的時候發現賣珍珠奶茶的店好像比較少的,反而比較多賣像是印度拉茶、香港凍檸茶這類的國外茶飲,但是在好久以前,我記得我去逛夜市時,賣的飲料幾乎都是珍珠奶茶這類的,很少會有國外茶飲啊!接下來還有個問題就是問我們覺得哪一個夜市攤販是台灣本土的攤子,這個滿簡單的,而讓我訝異的是蒙古烤肉,我真的以為蒙古烤肉是蒙古的呢!結果出乎意外的蒙古烤肉根本不是蒙古來的😆
在找補充資料時看到了一個網站「
十大台式偽異國美食-這些都是假ABC」,是在介紹台灣夜市的異國美食,其實不異國,滿有趣的。最讓我有深刻體會的就是第一名的月亮蝦餅,今年剛好認識一些泰國人,也有帶他們去逛瑞豐夜市,我們大家看到月亮蝦餅時,大家都很開心的跟他們說這就是你們國家的食物阿,結果他們看了招牌看了圖片,都是同一個反應,就是搖頭,這真的是讓我們大家都瞬間疑惑,因為從小到大,我們所知道的月亮蝦餅,就是從泰國來的啊,原來,是因為不太一樣啊!
最後講到外國人對台灣夜市的看法,我想外國人對台灣夜市應該都不陌生吧!來台灣好像就是一定要逛夜市,每次有外國朋友來,請我們推薦他們可以去玩的地方,我第一個也都推薦夜市,讓他們可以體驗一下台灣不一樣的文化囉!
在找補充資料時,也看到了兩篇文章「
「台灣夜市」在加州矽谷開張了!」「
亞洲夜市在全美各地飄香」,得到了一個很有
趣的訊息,原來台灣夜市不只在台灣,連美國都有了呢!第一個網站中提到自2010年開始,夜市在芝加哥、克利夫蘭、洛杉磯都會區、紐約市,費城和匹茲堡等城市開設。其中一些夜市是年輕亞裔美國人創辦的,他們想利用自己家鄉的模式,在美國重新創建一個亞洲夜市。而第二個網站中則提到626夜市創始人黃峙銘說:「我們做了一個關鍵決定,即設法推出一個與台灣夜市截然不同的夜市,我們要創造自己的特色。原來在六年前,夜市也慢慢的在美國開賣了,仿造台灣夜市的模式,創造出自己的特色,建立一些與台灣夜市有所不同的「美式台灣夜市」。
最後是討論時間--
第一題是如果我們身為華語教師,我們會用甚麼方式介紹台灣夜市給外國學生認識?我們認為在兩種不同情況下會有不一樣的做法,如果是小班制,大概四五人那種的,我們應該會直接帶學生去,直接讓他們體驗台灣夜市。而如果是大班制,我們可以帶一些夜市會有的美食,在教室進行一個另類的小夜市,讓他們認識原來台灣夜市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第二題則是問夜市販售的內容改變了,多半是因為那些因素呢?我們認為有四種因素,第一種是飲食習慣,現在的人的飲食習慣一直在改變,而夜市為了要讓大家都喜歡而去買,漸漸的會因為人的飲食習慣改變而跟著改變販售內容。第二種是風潮,像是前陣子很有名的燈泡珍奶,我去逛夜市的時候,就看到好多好多家飲料店都一直在強力推薦燈泡珍奶,但是現在去,看到很多家飲料店就又變回只是一個珍奶了。還有流行跟外來環境,隨著各個時候不一樣的流行趨勢,還有受到外來環境的影響,像是課堂上有講到的外籍人士的來台,販賣的內容改變了,也變多了!
第三題是夜市待改善的地方有哪些?夜市的東西是好吃,但是我們覺得夜市真的太髒亂了,這或許跟一些人的習慣有關係,又或著是一個人丟垃圾到地板,後面的人就會開始跟著覺得原來可以這樣做,而久而久之,就變得好髒亂。還有照明方面,有些時候真的會暗到不知道自己走在哪裡,照明設備不是那麼的齊全的感覺。最重要的就是交通秩序,夜市帶來人潮,但是同時也讓交通變得很亂,人車都沒有分道的感覺了!
最後一題則是問夜市會不會消失?我們認為只要台灣人還存在,夜市就不會消失,因為台灣人就是吃貨阿!
最後推薦大家看一部紀錄片,是公視的「yes!台灣夜市」,分為四集,有台灣夜市的歷史演進與轉型、夜市創造的另類經濟奇蹟、族群大融合的小吃及流行文化還有台灣人的逛街文化與外國人的觀光景點,這個是一部探討夜市與台灣社會的長期發展的紀錄片,我目前看了第一集,可能因為我對這個滿有興趣的所以我覺得還滿好看的,不過應該有些人會覺得滿無趣的啦。
放上第一集的第一小段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