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華語口語與表達-國際音標

這禮拜在上國際音標,真的幸好這禮拜上的課程不會考在期中考裡,不然我應該會把它跟漢語拼音整個大搞混吧XD 剛開始講到現代漢語的音節結構(聲母、韻母、聲調)以及語音成分(輔音、元音、聲調)。

再來看了個影片,是關於英語、韓語、日語、還有中文的單詞發音差別,我還記得去年跟一群日本人做交流時,我們也有講到這幾個發音的不同,他們每個人都很驚訝的一直叫我重複,還叫我寫起來,我那時候突然覺得日語的片假名真的是一個很好用的東西呢!

再來是第一次ˋ的小組討論,不過這幾乎是大家一起討論的,第一題是問聽外國音,標註本國音的念法(純音譯),中文稱為什麼?答案是空耳(そらみみ),講到這題我想到我剛開始學日文的時候也有做過把注音符號寫在五十音旁邊,但是念越久就發現有些音根本完全不像阿!第二題是問我們聽到的17個詞彙中,有7個是直接音譯,直接音譯有甚麼特色?教學上的好處為何?第一個是漢語音譯外來語大多是跟原來的詞讀音相似的。第二個是對於意義記憶有益,但是干擾漢語發音。

再來是第二個小組討論,這兩題都是要對照〈IPA表格2015〉和〈描述語音〉p.70,分別在〈國際音標輔音字母表〉上標註相對之注音聲母,還有〈國語元音圖〉上標註相對之注音韻母。我把我畫的翻拍放在下面,在畫相對之注音聲母時,真的很容易不小心就用漢語拼音然後把它畫上去,剛開始我們也是畫錯的,不過後來我們開了之前做的Coggle,我發現超級實用,瞬間很開心😛



 最後,我看到了一個影片,跟在課堂上的差不多,不過這個影片是中國/日本/泰國/印度/台灣人錄的,有地理篇、連鎖店、品牌篇還有卡通篇,也滿有趣的。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