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華人社會與文化-華語師資題庫分析


這禮拜剛開始上課延續了上禮拜的課,講「華人不華人?」,分為血統論與國籍意識論,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關於DNA檢驗成果的影片,讓我想到我前一陣子看到的一個影片跟這個影片很像。


我覺得在這個影片中講了血統論也講了國籍意識論,最起初大家稍微介紹一下自己,也有人說自己很討厭德國人,而要驗DNA時,大家也都很有自信說「我是100%哪裡人,我是純正的哪裡人」,在大家的國籍意識裡,大家都認為自己就是哪裡人,可是當DNA結果出來時,大家都很驚訝,連那位很討厭德國人的男士自己身上都還有德國人的血統,最後竟然還有血緣關係的。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家的確都是地球人,如果要追朔到很久很久以前,相信大家應該是來自同個地方的吧。

接著講到對於華人而言孔夫子(考試)才是華人社會與文化的精隨,雖然大家都討厭考試,不過考試到底好或不好,好像還是因人而異,相較於其他國家的學生,台灣的學生好像真的很沒有想法,也很不愛發言。無意間在臉書看到這篇文章 考試,是社會的老鼠屎,無聊時就把它看完了,看完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很棒。

再來是考古題,雙十連假我特地把課本帶回家,還看了接下來的部分,但是我竟然忘記看教學課程網的進度了,結果竟然沒看到考古題,總覺得對老師很抱歉阿!在還沒看試題的情況下寫下了對考古題的題型是甚麼,結果我以為一定會考的申論題竟然只考了一屆就沒考了,的確,申論題的主觀意識太強了,會很難給分,不過在我的腦中好像申論題是一定要存在的題型呢!

作了華語教師的考題,有驚嘆了一下「哇!真是不簡單」,感覺老師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樣了,題型好廣泛,像是我們看到的題目部分,我們就覺得題型有包含:歷史(人物),風俗習慣,宗教,文言文還有語意差別 等,接著是挑選一題最有挑戰性的單選題考同學,雖然很多題對我們而言都很困難,很想要挑好多題出來,不過我們最後還是選了對我們來講最最困難的一題(但是我忘記我們的題目是甚麼啦)。

接著是作外籍學生的題目,那些題目很多都是日常生活題,而不會到有歷史文化等層面的,當然在文章中會有很多華人社會的文化藏在裡面,不過這跟華語教師的考題真的相差好多好多,我們認為會有這樣的差異是因為外籍學生的考試對於我們而言是理所當然,幾乎都是平常在生活中就會遇到的事或是不會多想的事,而華語教師的考試則是需要知道更深更廣,更難,幾乎都是平常不會用到的東西。

像是在作考題時,我就會想為甚麼老師要知道那麼多,明明有些就是很冷門的東西,但是還是要知道,也許就是因為會有那些求知慾很強的學生會問,所以才要知道吧,從小到大都覺得老師很不簡單,不只要有知識還要有常識更要有耐心還有毅力,所有的老師都辛苦了

2 則留言:

  1. 師資考試是一門冷知識的學問啊!
    妳也還是預習了啊!提早比較多而已:D

    回覆刪除
  2. p.s.你贊同sobakome寫的內容,那麼以後Blog的寫作,遇到贊同的議題時,也練習朝那方向前進吧!

    回覆刪除